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14

笔记 对吴起的猜想

秦末,有个作死的小家伙策划了一个狙杀秦始皇的行动,计划很妙,但误中副车。那个小年轻主谋在逃亡期间稀里糊涂纳履受书。真是戏剧化。《史记》曰:“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太公兵法应该就是《六韬》+《三略》了。

《六韬》、《三略》的语言很成熟,不像是周朝初年的文风,通常都被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这两本书思路相同、文风一致,应该是一个人写的。我猜作者就是吴起。

《吴起兵法》的思路和孙子十三篇不同,孙子吴子是两个迥异的兵家流派。孙子纯谋略,在谋上出类拔萃无人可比,读起来像是纯粹的职业军人,吴起则仁政为主谋略为辅。吴起年轻时曾学过儒学,师从曾子门下,也许他的仁政思想来自于儒家。《六韬》、《三略》的流派也是仁政谋略。

《吴起兵法》并不全,只是吴起和魏侯的部分问答,并非吴起的毕生所学,甚至吴起最妙的语录都没收录。吴起最妙的语录在《史记》里: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吴起后来在楚国改革,把王室远亲的补贴给裁了,遭遇谋杀,死于非命。我猜吴起在楚国改革,楚王得到富国强兵的好处,被裁的人不敢恨楚王,只敢恨吴起,吴起真是很悲剧,承受了“分谤”的重担,被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杀害泄愤后,他的家族根基不深又遍地仇人,我不知道下落如何,但楚国遍地仇人啦,估计只好逃走了。帮楚国王室那么大的忙,最后被当成牺牲品“分谤”,这种过桥抽板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吴起的儿子。假如是我,应该是心里一清二楚,心灰意冷,再也不跟你们玩了,过桥抽板非常寒心的!

吴起被杀后,吴起的家族就没有下文了。吴起和韩信不一样,吴起没有被族诛,只是被暗杀而已。他的儿子应该好好的,藏书和毕生所学也应该好好的。所以我猜,吴起的作品不仅仅是《吴起兵法》,还有别的,也许就藏在没有人认领的神秘作品中。《六韬》、《三略》只怕就是他的作品,黄石公也许就是他的后代。

黄石公考验愣头青的手法非常有趣,他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徒弟呢?虽然老爷爷不讲理欺负人,若你跟老爷爷斗嘴,就被筛了啦,这是儒家的风格,无条件敬老。不肯纳履,受不了气的不要,那是要一个脾气好到被欺负了都不计较的传人,这是寻找天性温和打不还手的娘娘腔啊!这样重视天性仁爱,完全符合吴起“在德不在险”的仁政风格。

那么多人,为什么专门欺负考验小张良呢?只能说是知道这个小青年是谁。张良在逃亡中,秦始皇都找不到他,黄石公怎样找到这厮的呢?留意到张良曾学礼淮阳,期间去东海见到一个仓海君,得到个大力士当刺客,小张的任务似乎是策划具体计划并掩护这位大力士。刺杀秦皇的事情,大力士是主角,小张是大力士的辅佐。礼是儒家的东西,学礼的时候被引荐给仓海君,仓海君应该和儒家有关,于是猜想他刺秦的事情可能有儒家参与,他的逃亡隐藏计划,可能没有瞒着东海的仓海君。黄石公只怕是从东海的仓海君那里得知这个小青年作死的事迹和下落,悄悄摸了过去。脑补之,躲在东海喝茶鼓琴唱歌的老头子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你认识我我认识你,隔三岔五还要聚聚。听说有个青年是人才,贼溜溜的黄石公就背着几十斤重的家传竹简孤本拄杖摸过去了,还要欺负欺负戏弄戏弄考验考验先,真是个老调皮。脑补黄石公背着竹简边走边转眼珠的样子,萌萌哒的来。

联想到吴起曾经师从儒家,他的后代和儒家的老头子有联系也符合逻辑。所以猜想吴起就是《太公兵法》的作者,黄石公就是他的后代,教张良礼的那个淮阳老头只怕不是一般酸文假醋的儒生,也很调皮,张良经过他见到仓海君,他十有八九常常跟仓海君贼忒兮兮地在一起,说不定还拿着什么不发表不传播的孤本读啊读的。

哼,你们的秘密瞒不过我的无敌脑补!